• 注册
  • 查看作者
  • 又一个煎饼大妈火了!今天就来谈谈普通人月入十万的可能性

    前阵子,北京一大妈靠卖煎饼月入三万的新闻至今还让人津津乐道,继“我月入3万,怎么会少你一个鸡蛋!”后,又一位煎饼大妈火了!51岁的贾秀英靠卖21元一个的“巨无霸”煎饼,月入十万。靠着卖煎饼,把女儿供上了大学、读研究生、还出了国……贾秀英:我老跟女儿说,不好好读书,就跟我去摊煎饼。

    一石激起千层浪。又一个靠卖煎饼致富的神话摆在我们面前,今天我们来谈一谈大家最关心的话题——收入问题!

    前段时间,我收到这样一条读者留言:我毕业5年了,现在上海做程序员,月入1.8万,为了这个收入我已经是很努力了,基本上天天都要加班,但我感觉自己似乎到了一个玻璃天花板,还想提高收入很难很难。所以我很想知道那些月入10万的人,都是怎么做的。

    我们来谈那些月入十万的人,是怎么做到的。

    首先我想告诉你,想要通过工资收入就做到月入十万是很难很难的。你要知道,宇宙第一大银行——工商银行的董事长,他的税前年薪也就只有55万,这么算起来,一个月也就4.5万元。你想月入十万,就相当于两个工行董事长的薪水,你觉得容易吗?更何况十万的工资,你还要交四金还要扣税,拿到手也就6.8万。

    为啥工资收入很难提升?因为工资是不含风险的收入。风险和回报成正比,风险大的事情,回报多,风险小的事情,回报少。这很容易理解。赚大钱的项目,也可能赔个底朝天。但工资不一样,如果单位不给你发工资,你还可以去劳动局告他。

    除了风险,另一项高收入必备条件是“不可取代性”。郭德纲经常和他徒弟撕逼,他徒弟说老师给的钱太少了,所以不想干了。郭德纲的态度是,爱干干,不干滚。徒弟觉得累死累活才挣这么点钱,师傅觉得,你不想干可以不干啊,门外还有那么多人想进来呢。如果这个徒弟做不到“不可取代”,那他就别想要高收入。

    “不可取代”除了指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指信任,郭德纲信得过岳云鹏,所以他力捧小岳岳,换了别人就不可能这么捧。这个世道,值得信任的人是不多的,如果大家都信你,你就有海量的无形资产,这笔无形的财富比账面的钱更值钱。因为将来别人有什么合作,首先都会考虑你啊。

    除了风险和不可取代性,另一项重要因素是格局,格局决定了你的眼界。有不少人,成天似乎很忙,但是到年底算算,这一年似乎也没赚到几个钱。为啥会这样?那是因为他忙着帮老板赚钱,不是给自己赚钱。

    上班族总会抱怨说,房价这么高,我要打多少年工,才能买得起一套房啊?但是与此同时,拥有几套的人多如牛毛。光靠工资,没人能够买得起几套房子。人和人财富上的区别,就在于工资以外的收入。

    很多人就安于现状,很少想如何去赚更多钱,成天就拿一点死工资,虽然对现状很不满,但是也不去试图改变,认为自己一辈子就这样了,不相信会有什么改变,他的格局就小了。

    也有些人骨子里就深信自己生下来不是要做穷人,而是要做富人,他有强烈的赚钱意识,他会想尽一切办法使自己致富。中国古人说了,帝王将相,宁有种乎?中国人不相信什么来世,中国人只修现世。

    王健林说:“先定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比如挣它一个亿”,首富觉得一个亿是容易达到的小目标,而吃瓜群众做梦也没想过自己能赚到一个亿。我觉得,对于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赚100万应该是一个能达到的小目标。一旦你能达到,那么下一个100万易如反掌。

    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讲:无财作力,少有斗智,既饶争时。这句话意思是:在你年轻的时候没有本金,那就只能靠体力去赚钱;随着年纪的增长,在你财力尚不宽裕的时候就要靠智力去赚钱;等到了中年,在你财力雄厚的时候就要靠对时机的把握来赚钱了。

    简单地说,赚钱分三步,一开始拼体力,然后拼智力,最后就要拼经验和判断力了。在你拼体力的时候,别说月入10万,就算月入1万都是很困难的,但是当你升级到拼判断力的时候,月入10万那是水到渠成的事。

    又一个煎饼大妈火了!今天就来谈谈普通人月入十万的可能性

    最后总结,你想要月入十万,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但你要做到以下三点:

    1、愿意冒必要的风险,但不要去冒无谓的风险;

    2、提高自己的能力,争取把自己打造成不可取代的人和值得信任的人;

    3、格局要宽,要有志向,不要纠结于琐碎的小事,要多把时间放在大事上。

    如果你做到了月入十万,那么就应该考虑如何好好利用这些钱来进行你的资产配置了。人生有四大悲剧:才华配不上梦想,美貌配不上矫情,见识配不上年龄,收入配不上享用。而要解决这四大悲剧的关键,就是在什么阶段过什么生活,定好自己的位,过好自己的日子。我们详细来说说资产在不同层次的人,到底该怎么理财。

    资产在1万左右

    这个阶段的人不需要考虑理财的问题,这个阶段的人生主要是来搜集回忆的,比如蹲路边吃个烧烤,坐马路牙子上磕磕瓜子之类的。但将来富贵了后,回想起来这些事情才叫人生,才有满满的幸福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时候的人最真实,真实是人生中非常宝贵的经历。将来显贵了后就需要学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对不喜欢的官僚也要阿谀奉承。所以这个阶段的人尽量多做点看起来2B的经历,才无愧于这个年龄段。理财?别闹。

    资产在10万左右

    这阶段的人开始有点闲钱了,这是人生大概最富有的阶段,虽然钱不多,但往往非常大方。他们开始留意一些奢侈品了,别人买LV自己也可以买了,买了酸奶也不舔瓶盖了。而且这个阶段的人开始考虑房子了,虽然暂时还买不起,但忽然发现自己周围的人讨论这事情多了起来,之前自己不留意的,现在开始留意了。

    资产在这个阶段的人,可以接受一点理财的教育,比如买几千块的股票或基金。我们大部分中国人都没有接受过财商的教育,不知道什么叫风险,遇到问题总觉得有个温暖的国家帮你托底,现在可以丢掉这个幻想了。买点股票或基金最需要接受的教育就是风险意识,江湖险恶,钱越多越险恶。这个时候收益其实并不重要,反正你也没多少本钱投进去。通过买股票和基金去了解财经江湖,了解公司报表,了解什么叫市盈率,知道如何去判断一个公司经营状况的好坏,知道什么叫重组什么叫收购。甚至有可能可以多读点相关的理论著作,比如拉斯特维德的《趋势投资五十年》,比如彼特林奇的《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资》。

    资产在100万左右

    这个阶段的人勉强可以称得上是中产了,我定义的中产是在所在城市有购房的能力,收入保持在中等偏上且稳定,生活除了房贷外没有重大负债。这个阶段的人,才会开始正儿八经的理财。这个阶段的人则需要有大局观,懂理财也会理财。能承担风险,也需要对市场有一定的判断能力。不要看着房地产火热自己也一根筋的扎进去,不要看着股市一片大好也贸贸然入市。一切从自己实际情况出发,选择你最熟悉的,切记不要人云亦云。

    这个阶段的人一定不要陷入到天天想着理财的陷阱中。其实这个资产远远没有达到以钱生钱的地步,真正推动这个阶段的人往上爬的动力还是靠个人的努力,比如专业知识,比如管理经验,比如创业。这些东西才会落到实处。

    资产在1000万左右

    这个阶段的人保值抗风险是首要考虑的,如有可能最好是在一线城市持有房产,因为我们进入了一个资产回报率大于劳动回报率的时代,房价只要稍微涨一点,普通老百姓辛辛苦苦攒的钱瞬间就会前功尽弃。一线城市随着政策力度的加大肯定会出现短期震荡,这或许是最好的上车机会。

    在这个阶段,财富保值更为重要,许多高门槛的信托、私募、房地产都可以自由选择,但从个人角度出发,不应该选最高投资报酬率的,而应该选择你最熟悉的。只有真正懂它,你才能驾驭它。

    总之未来的道路还长,不要总是听着别人的神话自我贬低,成功没有一蹴而就的。走到最后的才是胜者。

  • 0
  • 0
  • 0
  • 1.1k
  • 头条作者mm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发布
  • 背景
  • 底部
  • 单栏布局 侧栏位置:
    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522 粤ICP备16105771号 Copyright 2016 - 2022 - 这作网 - 版权所有 - 网站地图 续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