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其他问答 其他问答 关注:22 内容:253

    写小说写得比现实还真实

  • 查看作者
  • 打赏作者
  • 不红的网红
    写小说写得比现实还真实

      情感:《假如人生是一场游戏》

      作者:(美)吉尔·莱波雷

      出版: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罗伯特·埃廷格1918年12月生于亚特兰大,八岁开始阅读《惊奇故事》杂志,这是世界上第一本科幻杂志。其中很多现在已经变成现实了—火箭、电视、电脑、手机。这些故事还涉及文学界经久不衰的话题—永生。

      永生是一个老话题,1766年,苏格兰外科医生约翰·亨特试图复活一条冻僵的鱼。本杰明·富兰克林认为,要是能用一桶马德拉酒把自己的躯体保存起来,他倒是很想看看一两个世纪后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埃廷格对永生的兴趣可以追溯到1931年。当时,他在《惊奇故事》里读到了“詹姆森卫星”的故事:1958年,一位教授在临死前登上火箭,将自己发射到太空中冷藏起来。

      埃廷格在“二战”中被子弹击中,因此他很自然会思考死亡。在医院里,他开始创作自己小时候看过的那种科幻小说。1950年,他的小说刊登在了杂志上。在这篇小说里,腿上打着石膏的士兵罗伯特对军医不屑一顾—“你们这些所谓的医生,你们这些医疗界的侏儒,你们这些只会打麻药的傻瓜”。他发现,自己可以通过精神控制避免难以忍受的痛苦。埃廷格的科幻小说带有自传性质。他的另一篇小说“倒数第二张王牌”同样写于住院期间,这篇小说主人公霍沃思是一位92岁的老人,完全靠医生的“修补”活了下来,他对长生不老的渴求,不亚于他对不义之财的渴求。他聘请了一位杰出的年轻科学家,将自己“安置在质量上乘的冷柜里,直到人们对人体有了真正的了解”。科学家说,“储藏地点最好选在密歇根—从地理角度讲,那是个非常安全的地方。”


      霍沃思悄悄安排好了自己的后事,以免被人发现自己的打算,“不然每个人都想用冷柜代替棺材了。”他死后,科学家把他放进了冰柜里。3个世纪后,他在一个房间里醒来,身边是一名漂亮的女医生。他发现,自己全身赤裸,不但年轻力壮,而且“恢复了遗忘已久的身体机能”。不幸的是,事态发展并不像他期望的那样。人们已经很久不使用语言了,而且每个人死后都会进入“冷冻状态”。失去对天堂的期待后,人们开始行为乖张,世风日下。因此,科学家发明了“法伯恩斯坦探测仪”,用来调查沉睡者是否犯过罪。在扫描过霍沃思的大脑后,探测仪做出了判决,将他流放到过去称为“火星”的星球上去。“他们现在管它叫什么呢?”他问道。他得到的答案是,“现在,他们管它叫‘地狱’。”

      在人体冷冻研究所里,我站在埃廷格身旁,不禁想起了《惊奇故事》里的故事“大脑图书馆”,在这个故事里,一名疯狂的科学家收集了500个大脑,把它们存放在瓶瓶罐罐里。

      2002年,著名棒球队红袜队的传奇人物泰德·威廉姆斯去世时,头颅被切下冷冻起来。如今,这个头颅保存在亚利桑那州斯科茨代尔的阿尔科生命延续基金会。阿尔科基金会拥有900位成员,当时保存着84个头颅。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WordPress后台-外观-小工具 进行配置小工具

  • 任务
  • 发布
  • 背景
  • 底部
  • 帖子间隔 侧栏位置:
    粤公网安备: 44011102000522 粤ICP备16105771号 Copyright 2016 - 2022 - 这作网 - 版权所有 - 网站地图 续写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