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注册
  • 86b6a1dc198f8c52

    86b6a1dc198f8c52

    个人说明:他太懒了,什么都没有写
    聊天
  • 转账
  • 拉黑
  • 举报
  • 全部
  • 书架
  • 小说
  • 月票
  • 说说
  • 文章
  • 语音
  • 圈子
  • 已购买
  • 0 关注
  • 1 粉丝
  • 7人气
  • 0魅力
  • 收到的礼物

    还没有收到任何礼物

    赠送礼物

    资料简介

  • 昵称: 86b6a1dc198f8c52
  • 性别: baomi
  • 位置:
  • 注册时间:7年前
  • 查看更多
  • 查看全文
  • 查看作者
  • 朽木生出了绿芽

      ――我所看见的清河农场

      我到清河农场之前,脑子里就闪出国民

    特务在解放之前的那副残醋凶恶的面目。同时我听说,那里面除了判刑的国民

    特务,还有判刑的抢匪、恶霸、惯窃、流
    氓 、贪
    污分子和各种会道门的头子。这批人,我在旧社会是看见过的,他们是人的渣滓,像蛇一样,吸着人民的鲜血。他们不只是工人阶级的敌人,他们是一切生产力量的敌人。但是,今天他们被改造了。是甚么力量能够使这群生产者的死敌,变成为生产的力量。自然,准都知道,这是共|产|

    ,是中央人民zheng府英明的劳动改造政策,才会使他们如此。

      我记得,有一个从资本主义国家来的,并不同意我们的社会制度的国际人士参观北京的监狱之后,他赞叹着:“这里一点看不出是一个拘押罪犯的地方,这像是一个普通的工厂,显然是当前压倒一切的生产运动的一部分。”这是外国人的估计。自然,说我们的监狱像工厂,在他看来,已经是很高的赞扬。但他仅仅看到了外表,仍是一个极肤浅的观察。他看见了人在好的条件下劳动,他没有看见这样的犯人正在慢慢地改造,成为新人。事实上,在劳动改造政策坚决贯彻之后,我们的劳动改造机关已经成为“改造思想的医院,培养技术的学校”。因此,稍稍注意我们的劳动改造罪犯的工作的国际朋友,他们看了从罪犯里居然大量地教育出对社会有用的生产者的奇迹,都忍不住赞扬说:“这是极正确的和最人道的对待罪犯的政策。”

      凡是到过清河农场的人,都会感到自己像是来到了

    南的鱼米之乡。绿树成行,阻挡着自北吹来的风沙。稻田、麦地、果园、公路、畜牧场、纵横的水渠,以及附设的一些扬水站、造纸厂、碾米厂、宿舍、医院、学校,呈现了一片和睦的景象。水汩汩地向田里流着,沟渠里满是鱼虾和螃蟹。一队一队的人在红旗下面老老实实地劳动着。如果事先不知道这是一个劳动改造的地方,谁也看不出来这是一群犯过罪的人。

      这批犯人,在我们工作人员辛勤的管理教育之下,开始养成了劳动习惯,学会了各种生产技术,有的甚至在劳动生产中积极地想办法,改进了操作。他们已经懂得如何施肥、耙地、膛地、插秧、放水、饲养猪牛。有的学会了造纸,有的学会了驾驶拖拉机,有的甚至于创造了劳动的工具,提高生产的效率。他们很多人学会了专门的农田技术,果树园艺,还有的学会了兽医。很多犯人进来时目不识丁,现在这些罪犯里基本上已没有文盲了。凡是刑满释放的人,都至少学会了一种生产技术,使他今后能够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新人。

      对犯人的教育真是一种艰苦而复杂的工作。这批原来骑在人民头上和抢夺人民劳动成果的罪犯,从来是鄙视、仇视劳动的。想想,对于一个杀人放火的军统特务,买卖人口的窑棍,诈骗成性的一贯道坛主,和一些从来就是自私自利、残狠毒辣的抢匪恶霸,讲在新社会做新人的道理,是如何的困难。不骂人,不打人,我们的人民干部就一点一滴地在这群人身上昼夜不息地做工作,诚恳地跟他们讲道理,使他们逐渐认识了自己过去所犯的罪恶,骑在劳动人民头上是如何的丑恶,可耻。这些人被组织起来了,他们之间也开始运目了批评和自我批评。在黑板报上,他们也学会了表扬认真劳动的犯人,批评那些在合理的、人道的劳动条件下还偷懒怠工的罪犯。白天做工,晚上学习 ,我们的干部为了使这群犯人学会劳动,亲自下地耐心地教他们。农场为他们开了生产技术讲

    班和政治理论的学习 ,我们的干部认真地执行着“惩罚与思想改造相结合,劳动生产与政治教育相结合”的方针,这些犯人们开始明白劳动是光荣的,剥削是可耻的,有的从思想和行动中有了立功赎罪的表现,他们就受到了人民的欢迎,提前释放。犯人们由不会劳动到会劳动,由仇视劳动到有了劳动习惯,由劳动效率低、质量坏,到劳动效率高、质量好,这一段曲折复杂的过程,确实需要我们优秀的革命干部忘我地投下极大的力量。

      然而最显著的成果是这批犯人在政治思想上逐渐明白起来。他们经过了劳动改造之后,已经不想为非作歹,开始树立新的道德观念,认识了人民民
    主 专
    政 的不可动摇的力量。他们亲身体会到劳动改造政策的伟大和正确。有一件事实可以说明劳动改造的成就,就是犯人在期满释放的时候,看着这亲切的农场,经过自己操作的绿绿的田野、果林和草地,这充满了文化、和平、劳动的使制己变成了新人的地方,他们就舍不得这个可爱的新场所。他们不愿意再离开,他们要求把自己的妻儿老小也接到农场里,从此做一个新社会的好人。今年,清河农场已经释放的犯人有六百四十二名,自愿留场的就有四百五十二名,占释放人数的百分之七十二。这些得到自
    由 的人被农场批准了,做了留厂的就业人员。其余的到家以后,他们的父母妻子都惊叹地望着这些思想有了转变,养成了劳动习惯的新人,他们说:“人民zheng府真是我们的好zheng府,它改造了我们的丈夫、孩子,把一个不容于新社会的坏人改造成为好人,给我们带来了真的幸福。”

      清河农场在罪犯未来之前,原是一片不毛之地。清河农场建立了,这块一望无边的荒地就成了产粮的良田,而且眼看着就成为一个风景优美、适宜于畜牧和耕种的地方。清河农场的巨大工作不只是改造了人,而且改造了自然。

      清河农场的成就,使我深深感到共产主义的新的人道精神,它说明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的无坚不摧的积极力量,它使朽木生出了绿芽,使社会渣滓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当我看见这些罪犯,不由得想起这些罪犯的过去,他们当年如何在上饶集中营、中美合作所,或其他类似的地方,残害共|产|

    员和进步的革命工作者。

      今天清河农场的工作,固然表现了

    的政策的伟大和正确,但这种人道主义的精神也是在严厉地镇压反革命的前提下,才能真正表现出它的积极的意义。这样的罪犯,在未改造之前固然是反革命,但是当他在改造中或者改造后还不能真正老老实实低头认罪、重新做人的时候,他还是反革命。

      敌人只有在完全投降的时候,才能把他不再当成敌人。在今天,依然有许多反革命分子继续同人民为敌,不甘心向人民缴械,而我们中间有不少人却滋长一种极端危险的太平麻痹情绪。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只有把一切暗藏的反革命分子铲除干净,才能更好地保卫我们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

      一九五五年六月(原载《迎春集》,北京出版社1958年9月版),zhezuo.com

  • 0
  • 0
  • 0
  • 3.1k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查看全文
  • 查看作者
  • 社会主义建设者的摇篮

    查看全文
  • 0
  • 0
  • 0
  • 3.2k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查看全文
  • 查看作者
  • 美妙的声音

      我喜爱听人民的广播,应该说从一九四八年我住在上海的时候起。

      那时,上海的局势混乱极了,人们天天愁着早晚几变的物价。蒋帮的金元券把人民的血汗压榨得干干净净,转眼金元券又变成了废纸。美蒋的特务、警察在上海四处横行,光天化日之下把一群一群的无辜的爱国工人、学生绑走。一到夜里,连续不断的抓人的警车发着恐怖的哨响呜呜地急驰过去,善良老百姓早早地就藏在家里。昏昏蒙蒙的马路上一列一列的运货汽车向码头上飞驰,里面运的是美钞黄金,无辜的“囚犯”,美国的军
    火 ,溃败的匪军,和塞的满满的蒋家权贵们的贵重资产。――真是盼星星盼月亮似的,人们每天等候着人民解放军渡过长

    的消息。但是扭开了收音机,播送出的不是蒋军的永不变样的无
    耻的谎言,就是一些令人作呕的黄色歌曲。只有到了深夜,我们可以察觉隔壁那些神秘的邻居不会再偷
    听 的时候,我们才爬起来,扭开收音机,把指针扭到那熟悉的位置上,就听见一种低低的,但是亲切的声音,清朗有力地报告着:“邯郸人民广播电台”

      天!这是我们人民解放军那面的声音!我们的苦恼、疲倦登时一扫而空,所有的精神都被这美丽亲切的声音吸引住。尽管空气中不断搀杂着敌人的噪声,但我仍然像喝到了甘露似的,几乎听进去每一个字。人的心明亮了,仿佛亲眼看见祖国的东北已经全部解放,北京眼看着就要归到人民的手里,我们的大军就要打到长

    岸边。自
    由 、幸福的人民力量,不久就要来到眼前。在微弱的灯光下,那个热情的青年朋友望着我,滢滢的欢喜的泪光已经涌满了他的眼眶。我们感到那只破旧的收音机忽然变成霞光四射的主箱,它清楚地指出了中国人民的希望,报出了

    和人民解放军的消息,发出来我们最喜爱的人的声音。那时,我们想:如果中国每一个人都自
    由 地听到这个声音该多好,如果我们能够整天地爱听就听,尽情地吸收它给的力量该多好。

      天明了,解放了,长长的黑夜终于到了尽头。我们听见伟大的领袖毛主席在天

    门 上的声音,他洪亮庄严地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全国的一切事业都在突飞猛进,人民的广播事业像雄健的骏马向前奔驰。从此再也没有蒋帮广播的鬼叫,从早到晚听见一种明朗而愉快的声音,播送出祖国人民在各个角落上幸福的有意义的生活。

      许多广播是真实而生动的。坐在屋子里,我仿佛看到先进的模范们一个个的出现在我眼前,他们就像平常生活中那样热情地劳动着,战斗着。纺纱、掘煤、炼钢、修铁路,建立起来工厂、铁桥、巨大的水库和新兴的城市,这些壮丽豪迈的事业的主人,和保卫祖国的英雄战士们一道,经常以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祖国是如何通过每一个人的辛勤的劳动和智慧向前发展的。

      这个美妙的声音每天用新的养料来滋养我们,增强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世界观,加深了我们对祖国各方面的认识和情感,指导我们在各方面的学习 ,甚至于许多人的身体一夭天变得结实、健康,是因为每日练广播体操的缘故,这也和它有了直接的关系。我时常感觉人民的广播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为人民服务,“他”。.无昼无夜地对全国男女老幼进行巨大的文化工作。我常想,生活里如果没有“他”,就缺少了生活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有时我似乎亲眼看见“他”,甚至于感觉到“他”在我耳旁轻微的呼吸。我知道我的孩子们是多么的喜欢“他”,凡是听过“他”的声音的人是多么的喜欢“他”。

      自然这是一个幻想。但有一次,在国庆节,全家的人都在收听、广播,那播送出来的景象,真是一片壮丽、热烈的充满了爱国精神的诗篇。我的孩子们骄傲而兴奋地告诉我这些播音的工作者们是谁,说出一连串从每日的广播里熟悉了的名字。我惭愧起来,恍然明白,我想看到的那个“他”,不就是这些一直老老实实、诚诚恳恳地为人民工作而从未想到露面的人吗?

      我不知怎样描写出我对这声音的感情。时常觉得这几乎是无所不知,又是无所不在。它在我静静的书房里,在孩子们睡着了的床 前,在黄河的勘探队驻扎的草原上,在玉
    门 油矿冒出黑金子似的石油的井旁,在边疆要塞保卫祖国的战士们的耳边,在一切热望着得到

    的教育的人们的心里。

      在明亮蔚蓝的天空下,我的周围是宁静而和平的,但我感觉到美妙的声音从四面八方向我们传来,这是祖国在建设的声音,这是孩子们在学习 在游戏的声音,这是一望无边,映着天光云影的水田里,茂密的农作物欣欣滋长着的声音。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一个永远不停息地演奏着无限美妙的音乐的国家。扭开了我们的收音机,从早到晚每一个时刻不是洋溢着从祖国各方面发出的幸福生活的音乐吗?

      一九五五年九月

      (原载《迎春集》,北京出版社1958年9月版),zhezuo.com

  • 0
  • 0
  • 0
  • 3.5k
  • #散文集#曹禺散文作品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查看全文
  • 查看作者
  • 在幸福的祖国的天空下

      今天是祖国的国庆,是我们母亲的生日。她的儿女们,无论在甚么地方,在北京,在海南岛,在赤日炎天覆盖着的丛林地带,在终年积雪的长白山头,无论是在拉萨,是在乌鲁木齐,在上海,在鞍山,在波涛汹涌的海洋上,或者在一望无边的灿烂的戈壁滩里,散布在全中国和全世界各个城市的祖国儿女们,都在这美丽的节日,为我们亲爱的母亲热烈地庆贺。

      我们的母亲真是一天比一天年轻了,美丽了。我怎样描写我们新中国,我们亲爱的母亲呢?我即使有一万双眼睛,一千张嘴,我也难看完、说尽祖国今天的光彩。她的变化是这样广大,深刻,迅速,在祖国的大地上,凡是太�照耀过的东西,都起了巨大的变化。连千万年长眠在地下的宝藏,也被欢乐的祖国唤醒。原煤,铁矿,黑金子似的石油,以及各种稀有的金属,都被冒着严寒盛暑、无昼无夜辛勤工作的勇敢、聪明的勘探者们一样一样地发现出来。

      全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各界男女老少,紧紧

    结在一起,我们今天才知道,中国人民

    结起来以后,他的创造的力量原来是如此惊人。我们生活好了,兴致高了,每个人都感到生活是从未有过的热烘烘的新鲜,有劲。工作、劳动对我们是幸福,是快乐,是创造有意义、有价值的东西的美妙过程。

      昨日的荒山野地,今天出现了整夜通明的光海一样的工业城市。祖国的农村变样了,数以万计的生产合作社,不只是提高了粮食的产量,并且提高了广大农民物质和文化的生活。全国添建了无数新的工厂和企业。钢铁,石油,水泥,重型机器,和轻工业一道,更加繁荣了祖国各地人民的生活。新铺设的铁路,网一般地把丰产的农村和巨大的工业基地联在一起。

      我们回到自己的故乡,时常惊奇地望见:数千年来没有变化的车辙、土道,有的变成行驰着巨型卡车的公路,有的变成直通城市、港口和边疆的钢轨。我们是多么兴奋和骄傲,看见喷着青烟、满载粮食和工业成品的火车,沿着祖国工人自制的钢轨,穿山越岭,在肥沃的原野上奔驰。

      往日有些区域不是旱就是涝的自然灾害逐渐稀少了。干旱的地方,一年四季被新开的水渠里的流水灌溉着。往年泛滥成灾的洪流,被新建的水库拦蓄起来,经过自己制造的水力发电机,变成了光,变成了热,变成了生产的力量。

      城市的面貌也不同了,消费的城市,变成了生产的城市,处处都井井有条,表现出人民富足,安定,有文化的生活。长住北京的人,经常有一种节日的欢快的感觉。每天走到街上,总看到一些新的气象,偶尔出城逛逛,便按捺不住惊喜,发现一条一条的林荫大道的两旁又突兀地矗立起一座座的学校、工厂、托儿所、剧场、图书馆和职工的宿舍,像童话中海神的宫殿一般,神奇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然而这不是梦,不是幻想。这样迅速的变化,在全国大小城市甚至在荒僻的森林和沙漠里发展着。

      我们的母亲今天是如此的美丽,成千上万的国际朋友们万里迢迢地被吸引到我们的祖国来观光。他们惊奇地瞻望了全国各处物质和文化的建设,衷心赞美他说,中国人民现在是活在一个永久的春天里。

      他门看见,到处洋溢着生命、乐观和勇敢;他们看见,在乡村或者在城市,成年人的脸上露出青春的笑容,孩子门的脸上现出幸福的红润。他们看见,共|产|

    、毛主席给我们带来了和平、民
    主 和自
    由 ,共|产|

    、毛主席领导我们争取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这幸福的感觉深深藏在我们的心里,但又时时刻刻在我们日常的行动、语言和表情中流露出来。一个模范工人告诉我:“我们富足极了,我们每个人都继承了整个的国家。”一个七十儿岁精神健旺的老科学家庄严地告诉我,他必须在这幸福的时代里多活几年,不是为他自己,而是把他的学问知识都用在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建设事业上去。

      愚昧贫困的日子过去了,我们的眼光变得锐利而远大,我们知道自己是国家的主人。经过几十。年的流血斗争,人民的意见和愿望终于成了国家的法律。

      今天,中国的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没有职位高低的区别,只有做人的勇敢和卑怯、高贵和猥琐的区别。人的尊严开始放出黄金一样的光彩,人的声音开始变得自
    由 而嘹亮。我们的目的只有一个――大家用全力建成一个更幸福、更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

      在这条宽阔,但是充分可以考验人的品质的大路上,勤劳、勇敢、正直、善良的人们受到普遍的尊重,祖国儿女们的无限创造的力量得到了空前的发扬。在伟大、英明的共|产|

    、毛主席的领导下,一个爱自
    由 ,爱和平,愿问全世界人民友好合作的崭新的中国,终于站起来了。

      如果有人间我们,力甚么今天我们大家在生活里、斗争里这样贴心地感到幸福,回答是简单的,那就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勇敢、智慧、坚强、光彩照人,而又永远年轻的母亲。

      我们为她的繁荣富强而骄傲,为她的文明进步而欢喜。她使我们在友人面前得到衷心的敬爱,在敌人的面前得到迫不得已的畏惧。(自然,时常也会得到他们的野蛮而无力的憎恨、但这样的憎恨,对我们又算得什么!)

      为了她,再好的赞颂都是不够的。为了爱她,仅是美丽的词句,也是不成的。亲爱的母亲保护了我们,需要我们去保卫她;她养育了我们,我们就要献出无穷的力量使她更加强壮。

      在十月一日的今天,无论我们在祖国或全世界的甚么地方,让我们一同向祖国的心脏,我们伟大的首都祝福吧,向我们亲爱的共|产|

    和毛主席祝福吧。

      让我们的刚强的声音越过高山,飞过海洋,在幸福祖国的蓝的天空下,清朗地传送:“亲爱的祖国,我们生身的母亲,我们将鼓足一切力量,迅速地建设强大无比的社会主义中国。有了她,和平、幸福和文明将战胜一切战争、剥削和蒙昧。”

      一九五五年十月

      (原载《迎春集》,北京出版社1958年9月版),zhezuo.com

  • 0
  • 0
  • 0
  • 3.2k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查看全文
  • 查看作者
  • 半日的“旅行”

    查看全文
  • 0
  • 0
  • 0
  • 3.3k
  • #散文集#曹禺散文作品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查看全文
  • 查看作者
  • 我们撒下了和平的种籽

    查看全文
  • 0
  • 0
  • 0
  • 3.4k
  • #散文集#曹禺散文作品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查看全文
  • 查看作者
  • 难忘的印度

    查看全文
  • 0
  • 0
  • 0
  • 3.4k
  • #散文集#曹禺散文作品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查看全文
  • 查看作者
  • 征服不了的

    查看全文
  • 0
  • 0
  • 0
  • 3.2k
  • #散文集#曹禺散文作品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查看全文
  • 查看作者
  • 汗和眼泪

    查看全文
  • 0
  • 0
  • 0
  • 3.2k
  • #散文集#曹禺散文作品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查看全文
  • 查看作者
  • 不能磨灭的印象

      为了参加禁止原

    弹 氢弹的世界大会,中国代表

    到了日本。这几年来,日本和中国的交往逐渐频繁起来,这两个国家仿佛仅仅隔着一道河水,两岸的人民早已互相招手欢呼,互通友好的声息。尽管渡口上还看不见通航的船只,但是人民欢呼友好的声音已经使全世界爱和平的朋友们感到高兴。

      往者已矣,把过去这一段中日之间不愉快的历史忘掉吧,中国人民伸出手来,向他们的邻居和朋友表示出衷心的友好,我们的道路绝不应该是日本帝国主义者的贪婪、�谋和战争,而是人民的友爱、合作与和平。

      我们就是抱着这样的心情来到日本的。在日本,我深深感觉到日本的风土人情之美。我看见了日本的工人、农民、教授、诗人,和一些和平运动者们,他们都很朴实、诚恳,对中国流露出一种无法形容的热情。我记得我们参观一个工厂,工人们看见新中国的人来了,争先恐后地向我们致意,和我们握手。他们把我们簇拥到机声隆隆的车间,突然我们的眼睛亮起来,原来这些热情的主人们用无数的五星国旗把整个的车间插满了,每一个车床 上都挂着崭新的、美丽的五星国旗!他们露着满意的微笑,望着我们这些远来的客人,仿佛说:“新中国的朋友,你知道我们心里是多么喜欢你。”

      语言不通固然是一个障碍,但在日本,我们与主人有各种办法来互通心意。我们可以默不作声,笔谈一两小时,主客都感到莫大的欣慰。其实不用什么语言,也一样表达出相互的情感。我记得在九州福冈市的一个火车站上,祖国的侨胞们举着五垦国旗欢迎我们。那时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车站上挤满了流着汗的妇女老幼和青年学生,在火车到达的时候,奔跑着、喧嚷着。但是等到发现了五星红旗下面的我们的时候,许多人就立刻拥上前来,向我们鞠躬,寒暄。到过中国的人,就掏出名片来向我们致意,一再道谢在中国他们所得到的款待。每到一个地方都是如此,无论在车站、旅舍、学校、公园,每当我们被发现是从新中国来的,就会有人走上前来和我们热情地谈话。

      我在长崎和当地的一些诗人、小说家、剧作家、戏剧工作者等开了一个座谈会。那天有一位来自广岛的文艺界人士,和我谈起今天日本人民对中国的感情。他叙述到过去日本军国主义对中国的种种残害,他说,“这些事情只有等到美帝国主义扔下原

    弹 以后,我们看见自己周围家破人亡、血肉粉飞的情景的时候,我们才意识到过去日本军国主义者对中国人民所犯下的罪恶是多么深。我们心中对你们的歉咎是不可言喻的。但是今天新中国却为了和平,伸出手来向我们表示友好。你们忘记过去一切的恩仇,你们不但派了代表到日本来看我们的受原

    弹 毒害的病人,并且送给我们大批的款项来为这些人治病。这些原子病人提到这一点就热泪横流,要我对你们表示感谢。他们说,中国人民简直是比自己的亲父兄还仁慈。”

      关于今天的中国,在日本有种种传说,传说的精神都是说中国人们的生活空前提高了,文化教育和科学都有极大的进步。关于新中国的任何书籍,销路都非常好。青年学生和文艺界人士更爱谈中国文艺生活和文艺论战种种问题。商人们便爱谈中国人喜欢哪种货品,哪种中国出产品是日本现在生活最必需的东西。

      我在长崎临海的一个美丽的花园里遇见了一个日本诗人和一个日本商人,他们正激烈地辩论着:哪条道路离中国最近?那个诗人是早想到新中国来观光的。他听说长崎离中国最近,中间只隔一道海,他就搬到长崎住了半年,他说,他希望有一天在天朗气清,海上的雾消尽了的时候,望一望对面的新中国的景色是如何美丽。

      “不要相信他,”那商人鼓着眼睛说,“那是海市蜃楼。我是讲实际的,货从长崎送上船去,一个昼夜就可以到上海,那是最近的路。”“不,”那诗人畅快地微笑了,“最近的路并不在那里,而是从东京到北京。老百姓心上的道路是早就通了的,现在就等待从东京到北京正式开航了。”日本人民希望早日恢复和中国的正常外

    关系,处处都可以听到这样的论调。甚至在海关上等待办手续的时候,都可以听见一些小职员们抱怨着为什么还不赶快恢复邦

    。大学教授、实业家和知识分子们就更不用说了,似乎是每个人的政见可以各不相同,但每个人从自己的生活里都感觉到必须和中国友好来往,才能解决眼前的问题。多少次派到中国来观光的各种日本代表

    ,回国以后都有些报道,这些报道有一个共同之点,就是:中国人民确确实实在和平建设。连一个前军官代表

    都在香港发言,不得不承认中国的国防和军备完全是防御性质的。

      想到中国来的日本朋友太多了。我们临行的时候,就有十二个市长来见我们,希望我们转达他们想到中国来观光的心愿。我们上飞机的前夕,几个“刑事”(即日本的警察)也和我们谈起观光的事情,他们说:“各种代表

    都看过北京了,我们觉得我们也应该观光一下。”

      但是,最使我难忘的印象是已经从中国释放归国的日本战犯见我们的情景。无论我们走到日本什么地方,只要有日本战犯住在那里,他们就会从几十里路,甚至几百里路以外,三三两两地赶到旅馆里来见我们。他们每个人都把最好的衣服穿戴起来,整整齐齐地来见我们。有时带一封感谢的信,但多半的时候,他们并不带什么,就在客厅里坐着,等我们进来和我们见一面。见面的时候,常常先是沉默的,慢慢谈起中国,讲起在中国受到的待遇,就不知不觉地喉咙哑了,眼睛潮润起来。他们说,“‘人道’这两个字,只有在新中国我们才看见,才感觉到。我们才认清过去的自己是什么样子,我们才知道今天的自己应该干什么。”

      有一个年老的,大约将近六十的战犯,唏嘘地对我们说:“我是一个被重新救活的人。我得了重病,你们找了最好的大夫给我治好了。这个,你们觉得不算什么。但从此我才懂得我该做一个有人道心肠的人,有正义感的人,这是我在中国当战犯的时候学来的。”

      上飞机以前,正落着大雨,又有两个头发斑白的日本老人坐了一夜 的火车,赶到我们住的旅舍来见我们。见到之后,才知道他们也是从中国释放归国的战犯。他们的眼神流露出见着我们的喜悦,但是脸上笼罩着一种沉郁的神气。他们不知不觉地谈起他们自己的生活:“很困难哪!工作是不容易找的。我们都在亲戚朋友家暂时寄宿着,但是恐怕也住不久了。”

      谈着谈着,仿佛沉闷起来。然而立刻他们又抬起头来,露出一种自信:“可是我们仍然要坚强严肃地活下去的。我们在中国看见了你们的真理,无论我们处在怎样困难的情况之下,我们决不能够放弃和平的道理。朋友们,我们要活下去!”临行的时候,他们掏出两封感谢的信来,托我们转达给在中国照顾过他们的朋友。

      他们原要送我们上飞机场的,但是他们讲,怕回来的时候车钱不够,就没有送。

      他们立起来,笔挺地站着,忽然像两个沉着而热情的青年人。他们紧紧地握住我们的手,像对多年的老朋友告别:“永不能忘记!”

      一九五六年十一月

      (原载《迎春集》,北京出版社1958年9月版),zhezuo.com

  • 0
  • 0
  • 0
  • 3.7k
  • #散文集#曹禺散文作品
  • 请登录之后再进行评论

    登录
  • 任务
  • 发布
  • 底部